服務一覽

核子醫學及正電子掃描中心
服務簡介

核子醫學及正電子掃描中心

核子醫學及正電子掃描中心,致力為病人提供全面和優質的正電子掃描、同位素掃描及放射性核素治療。

本院於2001年開始提供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服務,而核子醫學服務亦於2010年成立。多年來一直提供優質、準確的造影及非造影診斷服務,偵察人體器官的功能及生理病變。

2014年,本院合拼正電子及核子醫學服務,正式成立核子醫學及正電子掃描中心,全面優化醫療儀器。於2017年開設粒子迴旋加速器及分子影像藥物中心(Cyclotron & Molecular Imaging Tracers Centre) 以製造不同種類的正電子掃描藥物。而全港首台設有「飛行時間」功能的數碼一體化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同步掃描系統 (TOF-PET/MR) 亦於2018年投入服務。

核子醫學及正電子掃描中心配備全港同類型中之最先進儀器,能提供優質、準確的臨床造影、非造影診斷及放射性核素治療服務。

服務範圍

  • 核子醫學掃描
  • 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
  • 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掃描
  • 放射性核素治療 (包括碘-131甲亢治療、碘-131甲狀腺癌治療、鑥-177 PSMA前列腺癌治療、鑥-177 Dotatoc神經及內分泌腫瘤治療。)
  • 粒子迴旋加速器,製造及供應放射性藥物予正電子掃描
服務時間及聯絡

核子醫學

星期一至五 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星期六 上午9時至下午1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

星期一至五 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星期六 上午9時至下午1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掃描

星期一至五 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星期六 請致電查詢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如需查詢及預約,請聯絡:

核子醫學

    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

    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掃描

    駐院醫生
    駱昭明醫生
    核子醫學及正電子掃描中心主任
    粒子迴旋加速器及分子影像藥物中心主任
    香港大學放射診斷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專業資格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核子醫學專科醫生
    核子醫學及正電子掃描

    什麼是核子醫學?

    核子醫學是一門臨床專科,主要使用放射性藥物以「非密封放射源」的形式導入體內,為病人診斷和治療疾病。核子醫學以伽瑪照相機為診斷的主要工具,它的獨特性在於能檢測疾病對器官功能的影響和其分子變異,而這些變化通常早於結構變異的出現。現代的伽瑪照相機多加入了電腦掃描(CT)的部件,故被稱為SPECT – CT掃描儀,這令病灶定位更加凖確。

    除了為診斷成像,放射性藥物也可用於治療不同的疾病。放射性碘(I – 131)是經常用於治療甲亢和甲狀腺癌的例子。

    150a5615
    伽瑪照相機
    150a5576
    嶄新的心臓掃描儀

    核子醫學掃描的常見用途

    • 心臟血管系統
      • 評估胸口痛及氣促等徵狀的成因
      • 偵測冠狀動脈血管疾病
      • 於進行冠狀動脈血管重建前,評估病人冠狀動脈血管疾病的範圍及嚴重程度,並評估病人對血管重建治療的反應
      • 於進行大型手術前作風險評估
    • 肌肉骨骼系統
      • 檢測早期癌症骨骼轉移
      • 評估骨折,感染和關節炎
    • 腎臟與泌尿系統
      • 腎臟過濾功能與尿流動態分析
    • 內分泌系統
      • 測量甲狀腺功能以評估甲狀腺機能亢進和提供放射性碘(I-131)治療
      • 評估副甲狀腺的功能和位置
      • 檢測腎上腺的病變
    cardiac-image-for-leaflet

    應激與靜息心肌血流灌注顯像—顯示冠狀動脈病變而引致的心肌嚴重缺血

    cardiac-image-for-leaflet-ve

    應激與靜息心肌血流灌注顯像—顯示心肌得到正常血流供應

    檢查程序及須知

    不同的檢查程序需要不同的準備及須知,病人會獲分派說明各個程序細節的單張。成像或治療方案也很多樣化,它們可能會持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有些程序更可能需要持續數天。放射性藥物的副作用是非常罕見的,而病人接受的輻射量大致與其他掃描檢查相約。

    什麼是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

    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簡稱正電子掃描)也是一種雙模式成像的掃描技術。正電子掃描能顯示在疾病過程中細胞新陳代謝的改變,而電腦掃描則顯示病變在人體內的結構和位置。正電子掃描和電腦掃描圖像的結合,能準確地診斷病變的發生及顯示其位置。正電子掃描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掃描程序,病人一般不會在過程中感到不適。

    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的常見用途

    • 腫瘤科
      • 找出癌症源頭及診斷癌症擴散的情況
      • 評估治療方法的進度及成效
      • 癌症復發的監測
    • 心臟科
      • 評估心肌存活
    • 神經系統科
      • 評估認知障礙症(前稱老年癡呆症),柏金遜病,精神疾病和癲癇症
    • 不明發燒
      • 找出隱匿性發熱的源頭

    檢查程序及須知

    不同的檢查程序需要不同的準備及須知,病人會獲分派說明各個程序細節的單張。放射性藥物的副作用是非常罕見的,而病人接受的輻射量大致與其他掃描檢查相約。

    150a5496

    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儀

    imaging

    正電子及電腦掃描顯示肺癌及淋巴核轉移

    什麼是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掃描?

    正電子斷層掃描是利用放射性示踪劑量度身體內組織和器官的分子信息的掃描。

    磁力共振掃描是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顯示身體內器官,組織和結構的詳細形態和功能信息的掃描。

    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掃描是一種融合了3特斯拉 (3 Tesla) 強磁場磁力共振掃描及高清晰度正電子掃描器的高端掃描技術。 這種混合掃描將 “正電子斷層掃描” 及 “磁力共振掃描”結合為一次掃描,可同時拍攝正電子和磁力共振圖像。 由此產生的分子,功能和形態信息讓醫生對疾病有更精準的評估。

    150a8539

    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掃描的優點

    • 病人接觸的輻射較少。 磁力共振掃描是沒有電離輻射的。
    • 同時雙模式成像,病灶的定位更準確。
    • 同時提供優異的軟組織對比度和量化的代謝信息,因此對腫瘤的描繪更準確。
    • 改善了病人的舒適度。兩種檢查只需要一次預約。

    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掃描的應用範圍

    正電子及磁力共振掃描對於與軟組織相關的腫瘤病症尤其有用,例如

    • 腦部
    • 頭部和頸部
    • 肝臓
    • 前列腺
    • 骨盆腔
    pet-mr-image-3

    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掃描顯示膽囊癌和肝及淋巴結轉移

    psma

    正電子及磁力共振雙融掃描顯示前列腺後方的病變對PSMA有明顯的吸收

    檢查程序

    正電子斷層掃描中最常用的放射性示踪劑是F18-氟代脫氧葡萄糖(FDG)。於病人靜脈內注射放射性示踪劑後,病人將被安排在一個安靜的房間休息約一小時,讓體內細胞有充足時間吸收藥物。在進入掃描室之前由放射師確認其身體內外都沒有金屬。放射師會讓病人舒適地躺在掃描台上,並在其身上放置一系列表面線圈。這些表面線圈能增加圖像的清晰度。掃描通常會在一個小時內完成。偶爾,醫生亦可能會要求為病人再進行延遲掃描。

    病人須知

    不同的檢查程序需要不同的準備及須知,病人會獲分派說明各個程序細節的單張。放射性藥物的副作用是非常罕見的,而病人接受的輻射量大致與其他掃描檢查相約。

    粒子迴旋加速器

    達到國際製藥標準的粒子迴旋加速器及分子影像藥物中心(Cyclotron & Molecular Imaging Tracers Centre) 已於2017年內正式投入服務。本中心由粒子迴旋加速器,先進的製藥合成器、放射性藥物質量控制實驗室、專業的生化技術及其他輔助設施組成。

    隨着粒子迴旋加速器及分子影像藥物中心投入服務,本院將可持續發展用於正電子掃描之 氟-18 (Fluorine-18) 及較新穎的 碳-11(Carbon-11) [非去氧葡萄糖 (non-FDG)]顯像追蹤劑。來自粒子迴旋加速器的各種新型放射性追踪劑將增強及全面化正電子掃描於腫瘤科的成像及診斷服務,以及對神經系統科的成像及診斷服務展開新的一頁,為癌症及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帶來更準確的診斷及治療。

    cyclotron-work-station

    放射性藥物質量控制實驗室

    cyclotron

    粒子迴旋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