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香港浸信会医院E座大楼启用

採功能及持續發展概念  實踐「信念.建設」方略

(香港 — 2015年7月11日)隨著社會對醫療服務的質與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守護港人健康超過半世紀的香港浸信會醫院亦不斷拓展服務。醫院於2007年開始籌劃的E座大樓, 今年開始陸續投入服務,提供102張床位,亦引入多項功能設計概念,將服務帶入新紀元︰提供更高效率的工作環境和更佳的治療體驗。

院方於今天舉行E座大樓開幕典禮,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 BBS, JP、衞生署副署長黎潔廉醫生, JP、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醫生, JP、香港浸信會醫院董事會主席鄭崇羔醫生及香港浸信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醫生主持開幕儀式。

院方致力拓展服務
高永文醫生在致辭時,對於香港浸信會醫院致力拓展服務,以應付港人的醫療需求,表示欣賞,「我曾經也是浸會醫院的聯繫醫生,十分熟悉浸會醫院的設施,有份見證著醫院的演變、進步,所以對E座的落成及入伙,感到特別高興;作為政策局官員,我們則期待與醫院繼續合作,推動香港市民非常依重的『公私營雙軌醫療服務』,打造一個更健康的香港。」

E座大楼今年第三季全面投入服务
郑崇羔医生透露,该院于2007年购入毗邻D座的华都大厦,用了3年时间筹划重建及向政府申请所需的批核,「我们很感谢政府的支持及各界的配合,让我们于2011年获批动工,并于2013年11月举行新大楼平顶典礼。今年初,开始分层投入服务,预料于第三季全面启用。」

新大楼楼高10层,另设有两层地库,总面积共有5,550平方米。各楼层分别为LG2-病理化验部延伸、LG1-专科门诊、G楼-24小时门诊、药房、放射诊断部及缴费处、1楼-停车场、2楼-餐厅、4楼-招显洸心脏中心扩展、5楼-深切治疗部,另外3楼、6楼至9楼均为病房。 9楼更有豪华私家套房,让病人有更多选择。

采可持续发展设计 履行社会企业责任
陈崇一医生指出,E座大楼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采纳多项环保概念,「包括节省能源的冷气及照明系统、采光充足又可保持室内温度的玻璃幕墙,同时利用有限空间绿化环境。在整个设计及建造过程,我们均采用低碳设计及方法,积极减少能源和用水消耗,履行社会企业责任。」

除环保概念外,E座大楼拥有多项功能设计概念,包括:

一)垂直分区,利用高低楼层各自优势特色,低层为较多人流的服务,例如门诊﹔24小时门诊由B座转移到DE座地下,从此浸院在联合道旁的灯火日夜通明,接待求诊病人;乘坐公车地铁前来的,更比前直接易达。而高层为病房,人流较少,病人可享受宁静开扬的美景;

二)横向整合,利用规模效益及无缝连系,将E座与D座大部份楼层打通,如将深切治疗部从旧翼迁到E座,与D座同层的加护病房和心脏加护病房互相配合,按病人护理需要,作出更适合和贴心的处理;门诊服务与入院部、药房和放射诊断服务等部门的分部在同一楼层相连在一起,为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理顺人流,从整间医院的内部交通着眼,缩短点对点途程,以尽量减免使用电梯,方便各楼层的病人、员工及访客。

香港浸信会医院深信,E座大楼的落成,将进一步实践院方「信念.建设」的方略,并贯彻「全人医治.荣神益人」的宗旨,力求从病人同医护人员角度出发,令本港市民可享更优质、更方便的医疗服务。

mg_2234

香港浸信会医院新大楼E座。

ps_0360

(左起) 香港浸信会医院董事会主席郑崇羔医生、卫生署副署长黎洁廉医生、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医生、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梁柏贤医生及香港浸信会医院行政总监陈崇一医生为香港浸信会医院新大楼E座主持开幕仪式。